-
创建第一个智能体
创建第一个智能体
咱搞开发的,最有成就感的事儿就是“从0到1做出个能用的东西”。创建第一个智能体也是一样——甭管多简单,只要能跑通,你就算正式“入门”了。这节我带你一步一步来,就拿最常见的“外卖订单助手”举例(帮用户查订单状态、预估送达时间),全程用新手也能听懂的话,避开绕嘴的术语。
一、先做准备:别等卡壳了才发现“漏了一步”
创建智能体前,先确认三件事,能省90%的麻烦:
账号和空间是否就绪:
打开Coze官网(www.coze.ai)登录,确保你有个已认证的账号(个人开发者就行)。如果是企业用户,记得切到团队空间(控制台→空间管理→选好团队空间)。新手建议先用个人空间,操作简单。
想清楚“它能干啥”:
智能体不是“万能机器人”,得先明确核心功能。比如咱们的“外卖订单助手”,目标就俩:
1.接收用户输入的订单号(如“WD202506221234”);
2.调用外卖平台API,返回订单状态(“已取餐”“配送中”)和预估送达时间。
提前了解俩“工具包”:
1.工作流:相当于智能体的“操作手册”(用节点和连线搭流程);
2.插件:相当于“功能零件”(比如“外卖订单查询插件”,能调API查数据)。
二、动手创建:从点按钮开始,一步步搭框架
准备好后,打开Coze工作台(登录后点“工作台”),咱们分5步走:
-
第一步:新建智能体,选个“新手模板”
工作台左侧有一排按钮,第一个是“新建智能体”(蓝色,带个+号)。点击后弹出窗口,选“基础对话型”模板(适合新手,自带“用户输入→处理→输出”的基础框架)。
小提醒:模板别乱选!比如你要做“图片生成助手”,得选“多模态交互型”;咱们做对话类,“基础对话型”最省事。 -
第二步:给智能体“起名字”+“写简介”
模板选好后,进入编辑页。顶部有“名称”和“简介”输入框:
名称:尽量直白,比如“外卖订单助手V1.0”(后续迭代好区分);
简介:简单说清功能,比如“输入订单号,实时查询外卖状态及送达时间”。
注意:名称别用太复杂的符号(比如“!@#”),系统可能识别不了;简介也别太长,用户一眼能看懂就行。 -
第三步:搭工作流——像拼积木一样连节点
编辑页中间是“工作流画布”(空白区域),左侧是“节点库”(能拖拽的功能节点)。咱们需要三个核心节点:
用户输入节点:捕获用户的问题(比如“订单号WD202506221234”)。
操作:从节点库拖“用户输入”节点到画布,双击节点,设置“输入类型”为“文本”(用户打字输入),“关键词提取规则”填“订单号:(w+)”(用正则提取订单号,比如用户输入“帮我查订单号WD202506221234”,系统能提取出“WD202506221234”)。
插件调用节点:调用“外卖订单查询插件”查数据。
操作:拖“插件调用”节点到画布,点击节点右侧“选择插件”,搜索“外卖订单查询”(官方插件,免费),选中后会自动填充插件信息。然后设置“输入参数”:在“订单号”字段填“{{用户输入.订单号}}”(把用户输入提取的订单号传给插件)。
输出节点:把插件返回的结果“翻译”成用户能看懂的话。
操作:拖“输出”节点到画布,双击节点,在“输出模板”里填“您的订单{{订单号}}当前状态:{{插件返回.状态}},预估{{插件返回.送达时间}}送达。”({{}}里的是变量,会自动替换成实际数据)。
关键提醒:节点之间要连“逻辑线”!用鼠标点用户输入节点的“输出箭头”,拖到插件调用节点的“输入箭头”,再从插件调用节点拖到输出节点——连不上线的话,流程跑不起来! -
第四步:测试调试——别忙着发布,先“挑刺”
节点搭好后,点击右上角“调试”按钮(小扳手图标),进入测试页面。在输入框模拟用户提问,比如输入“订单号WD202506221234”,点击“发送”。
如果输出正常(比如“您的订单WD202506221234当前状态:配送中,预估12:30送达”),说明流程跑通了;
如果输出乱码或空白,打开日志面板(调试窗口右侧),看哪一步报错:
o常见问题1:用户输入节点没提取到订单号(日志显示“变量订单号为空”)——检查正则规则是否写错(比如用户输入没“订单号:”前缀,规则却要求有冒号);
o常见问题2:插件调用失败(日志显示“API错误:无效的订单号”)——可能是插件需要额外参数(比如“平台类型=美团”),漏填了;
o常见问题3:输出模板变量名写错(比如写成{{状态}}而不是{{插件返回.状态}})——变量追踪里能看到变量全称,照着填就行。 -
第五步:发布上线——让它“正式上岗”
测试没问题后,点击“保存”→“发布”。发布时需要选“可见范围”:
公开:所有人都能通过链接访问(适合做对外服务);
仅自己/团队空间可见:适合内部测试(比如企业给客服用)。
发布成功后,系统会生成一个访问链接(比如https://coze.ai/agent/12345),复制链接发给朋友测试,或者嵌入到自己的网页里(支持iframe嵌入)。
三、新手常踩的3个坑,提前避过去
我刚开始做第一个智能体时,踩过这几个坑,你提前注意:
节点连线“虚”了:拖拽连线时没对准节点的“输入/输出口”,线是灰色的(正常是蓝色)。这时候流程根本跑不起来,得重新连,直到线变蓝。
插件参数“张冠李戴”:插件要“order_id”参数,我填了“订单号”变量,结果插件不认。记住:插件参数名和变量名要严格一致(看插件文档里的“输入参数说明”)。
输出模板“太死”:我之前把输出模板写成“您的订单正在配送”,结果插件返回“已取餐”“运输中”等状态时,输出还是“正在配送”,特别生硬。后来改成“当前状态:{{插件返回.状态}}”,灵活多了。
总结
创建第一个智能体,说白了就是“搭框架→填功能→测bug→发出去”。别被“智能体”这词吓唬住,它本质上就是个“会按流程办事的机器人”,你把它的“操作手册”(工作流)和“工具包”(插件)配好了,它就能帮用户解决问题。刚开始可能得调好几次,但只要耐着性子过了这关,后面做更复杂的智能体(比如多轮对话、跨插件协作),你会发现“原来也就那么回事儿”。
现在,打开你的Coze工作台,动手搭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体吧——记住,“能跑通”比“完美”重要,先让它“动起来”,再慢慢优化!
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3721.com/ArticlePrograme/robot/528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