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Python基础教程 >
-
C#设计模式实现之生成器模式和责任链模式
生成器
生成器模式:封装一个产品的构造过程,并允许按步骤构造。
现又一个度假计划指定,需要指定度假每一天的活动、旅馆、用餐、门票等等事情,但是每个客人的度假计划可能不太一样。例如天数、活动类型、用餐等等。
我们需要一个弹性的数据结构,代表客人的规划,以及不同的变化,也需要一系列潜在复杂顺序,创建这样的规划。如何提供一种方式来创建复杂的结构,也不会和创建它的步骤混在一起。迭代器的过程就是封装进一个独立的对象中,向客户隐藏集合的内部表现。这里我们也采用同样的思路:我们将旅游规划的创建过程,封装到一个对象中(此对象称为生成器),然后让客户调用生成器为它创建旅游规划。
设计类图:
实现代码:
①存储数据结构类
1 2 3 4 5 6 7 8 |
|
②抽象生成器
1 2 3 4 5 6 7 8 9 |
|
③具体生成器,具体生成器可以多个实现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|
|
④客户使用生成器
优点:
1、将复杂对象创建过程封装起来。
2、允许对象通过多个步骤来创建,并且可以改变过程。
3、向客户隐藏产品内部表现。
4、产品的实现可以被替换,因为客户只看到一个抽象的接口。
用途与缺点:
1、经常用来创建组合结构。
2、与工厂模式相比,采用生成器创建对象的客户需要更多的领域知识,才能正确的创建对象。
责任链
责任链模式:让一个以上的对象有机会能够处理某个请求的时候,就使用责任链模式。
有这样一个场景,公司专门接受邮件处理的人员需要将每天接收到的邮件进行处理,一类是需要转给部门经理处理的邮件,一类是给自己处理的,还有一类垃圾邮件直接删除。如果这样的一个场景,我们就可以通过责任链模式,为处理创建一个对象链。每个对象依序检查邮件请求,并进行处理,或者将它传递给链中的下一个对象。
设计类图:
实现代码:
①责任链抽象类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|
|
②责任链处理类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|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|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|
|
③测试责任链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|
|
优点:
1、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。
2、简化对象,因为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。
3、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调动他们的次序,允许你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。
用途和缺点:
1、经常被用在窗口系统中,处理鼠标和键盘之类的事件。
2、并不保证请求一定被执行,如果没有任何对象处理它,可能会落到链尾端之外。
3、不容易观察允许特征,不好排查问题。
总结
到此这篇关于C#设计模式实现之生成器模式和责任链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